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容器,容器里承载着他的德行。
——题记
一
“四川凉山起火了……”
“滴嘟——滴嘟——”警笛声在西南山区响起,一个个黑色的恶魔吐着火舌在繁茂的森林里肆虐。树木被烈火烧炙,传出树木断裂的“吱嘎”声,混着动物们四处逃窜的尖叫声,刺痛着人们的耳膜。 看!那一个个提着灭火器同黑色恶魔战斗的英雄们出动了! 烈火包围山头,扬起一阵阵热浪,猛的一阵大风吹来,火舌扭转了方向,朝着那些英雄们扑去…… 火势终于得到控制,一点点被扑灭。火灾留下的烟尘弥漫在山间。可你却隐约能瞧见山间闪烁着的光点儿,那准是英雄们长存的精神在散发光芒。 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容器的话,那些英雄的容器里,承载的便是爱国。二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夏日的医院里,洁白的床单被那个皮肤黝黑泛黄的男人死死压住,褶皱蜷向一方。病房的一角洒满了阳光,男孩捏着衣角站在阳光堆里,他眨着眼睛,睫毛扑棱扑棱的,好看的眼珠里倒映着病床上那个中暑晕倒的男人。男孩告诉医生,在烈日下,那个男人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一把遮阳伞,男孩一直被留在他的影子里……窗外的蝉儿依旧鸣个不停,医生的眼角泛了红,微风拂过,树叶谱出沙沙的曲子。白大褂医生半蹲在男孩身前,阳光落在了他的眼角上,晶莹的泪珠折射出好看的光,混着空气里的尘埃,映在小孩子的影子里,依旧闪动着。 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容器的话,那么这位父亲的容器里,承载的叫责任。三
三尺讲台,严肃攀上了他的脸,讲平日里的笑脸给挤兑下去,风扇呼呼的声音伴着细屑的讲话声游荡在一个个扭动的黑点边。台上台下,彼此陪伴了三年。这一次开口,从他嘴角溜出来的不再是各种数学语言,只记得他用很慢的语速说着话。风撩起他的衣角,撩起姑娘们的发丝,平日里遥远而又不可及的高中离我们只剩下一个暑假的距离,那些总让人觉得枯燥的学习重点和规划,一点点地从他的嘴里溜出来,干瘪瘪的话语仿佛注满了力量,闯进脑海深处。临别前的低语,珍重而又不舍的嘱咐,化作那夏日的清风,悄悄地拂开眼前的迷茫,在心湖上带起阵阵涟漪,湖面迎着朝阳,跃动着波光。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他带给我们知识的鱼,在临别之际仍不忘教我们编制渔网的技术……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容器的话,那么他的容器里,承载的一定是一份敬业和友善。我想,每个人都会是一种容器的吧;的确,每一个人都会是一种容器的呢,这个容器里承载着他的德行。烈火、酷暑、离别都是容器里的炼金石,它们炼就你的德行,使之熠熠生辉。
这个世界,总会有人不畏烈火和酷暑,他们会为了大家和小家奉献着自己,也总会有人不让沉溺悲痛阻止了自己授课的步伐。
以子之器,承子之德。
这是他们的德行所在,而他们的德行,即使被尘埃遮挡,也能散发光明,从尘埃里开出希望的花儿来。
信息来源:高2018级2班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