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记四川省筠连县中学推广普通话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21   点击次数:0 【字体: [复制链接]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2007SHE一首《中国话》风靡大江南北。于闲暇处哼来,心血依然澎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71亿人因民族和地域差异,使用着80多种语言。在国家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推广和使用普通话便显得至关重要。

image.png

推广普通话,我们在行动。914日下午5:30,由党政办策划,高一年级语文组筹备和实施的“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推普活动在学校门口拉开帷幕。师生借助“听、说、读、写、唱、演”等多种方式向参与的学生和行人展示着普通话的魅力,传达了说普通话的必要性。

 “读”出普通话韵味,品名篇佳作情感。背景音乐响起,“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低沉而不失温雅的杨山河老师娓娓诉说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声音彷如初秋一缕清风,略过白云,携来一阵秋雨,润泽听者的心,牵动一颗颗感恩的心。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忽而,特邀嘉宾李新和老师倾心奉献的《金子》,时而舒缓,时而铿锵。掷地有声的朗诵,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告诉每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所谓真金,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秀的品质。

寻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写出了一个人对家的思念,也寄予两岸统一的崇高愿望。兰燕、黄河、王彬全三位老师再将经典诵读给每一个心怀家乡的人。

image.png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戴望舒用心和血去感悟祖国多灾多难,高201811班詹洋同学用饱满的声音诵读着诗人的爱国之心,也展示着新时期的我们的赤诚爱国情。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青年,高201821班刘雨同学用深情而不卑微的声音述说着新时期的青少年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还有高201827班同学朗诵的《寻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将李白的豪放和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唱”出汉字古韵古味,“演”方言遇上普通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一代伟人毛泽东途径长沙,壮志抒怀。当下有志青年——高201825班陈炤宇、陈晓燕和郑源新不忘先辈教诲,歌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苏轼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出了华夏儿女长长的思念,高201825班田顺利一展歌喉,轻妙缠绵,唱尽了几百年古韵。

最后登场的高201827班杨萍华、李浩田等同学将此次活动推向了一个高点。三人吟唱《琵琶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带人走进唐朝,感受香山居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

201826班何天杨和周青山同学表演的相声《听不懂》,有趣的段子,幽默的腔调,滑稽的肢体语言,充分表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活动随后进入到第二个高潮部分——“听、说、读、写”互动环节。“听”文学常识题,“说”出个人风采,“读”准字音,“写”正确汉字,学生们积极参与,直至晚时7:00,学生们依旧意犹未尽,希望这场活动继续下去。

image.png

 推广普通话,也不能单单依靠学校,还需要社会共同实行。在此次活动中,也吸引了很多行人驻足观看,更有群众主动参与这一次的活动。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使用普通话不等于摒弃各地方言,我们说普通话更有益于这个社会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校也将推普工作践行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职工大会均使用普通话,上课师生也必须使用普通话,高一语文组也发起了“啄木鸟”行动。相信这些活动在为筠连中学的校园文化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将有效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29号
蜀ICP备12001647号-1
版权所有:筠连县中学 联系地址:宜宾市筠连县 招生电话:0831-7288000
电子邮件:jlzx2012@163.com 投诉建议:0831-7705167